肥胖的定義
身體質量指數(Body Mass Index,BMI)曾用來評估肥胖的嚴重度。但對於肌肉比例較常人為高或低的人(如:1.運動選手,身體質量指數大,但其重量來自肌肉,2.老人,雖然身體質量指數低,但因腹部脂肪構成體脂肪比例過高),就會產生一個系統性的偏差。故BMI只是用於體重與疾病統計的參考值,真正評量是否肥胖還須測量體脂肪率。而BMI的角色改變為一般大眾的纖體指標。
在台灣,行政院衛生署乃根據其相關研究,於2002年4月公佈台灣成人肥胖標準:BMI<18.5 為過輕,18.5≦BMI<24 為正常體重,24≦BMI<27 為過重,BMI≧27 即為肥胖,男女有別。
肥胖原因
飲食、活動、內分泌失衡、藥物、基因、現代人之壓力等均為造成肥胖之原因。
肥胖面面觀
MC 來之前後,體重會上升
月經來的前後,因為女性賀爾蒙的變化,會造成體內組織水腫,故體重會增加 1~2 公斤,當月經期過後,即會消水腫,故月經來體重增加 1~2 公斤,為生理正常現象,千萬別誤解為增胖了,其實只是生理性水腫而已。
運動對於減肥有什麼好處
有運動的話,則新陳代謝更好,因為新陳代謝即為脂肪的燃燒,當然減肥的效果更好,但是我們建議不須作劇烈的運動,只須作些有氧運動,像散步、快走、瑜珈、游泳、氣功即可。因為以上的運動均為有氧運動,可促使脂肪燃燒,而劇烈運動如:快跑、舉重、打籃球等運動。我們較不建議,因為為缺氧運動,有傷心肺功能,且只會燃燒糖分,並不燃燒脂肪。
飽受挨餓之苦來減肥是錯誤的觀念
減肥是為了健康,用不吃不喝的方法,是最不健康的方法,會使新陳代謝下降,肝腎受傷、營養不良,反而造成水腫、皮膚變差、掉牙、脫髮等不良反應。我們強調健康減重,營養減肥,加強營養調理體質,使身體生理、心理更健康,而甩掉肥肉,這才叫健康減重。所以,我們最反對不吃不喝的方法減重,反而要加強營養,使身體健康減肥。
喝酒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
減肥若喝酒則效果一定不好,因為一公克酒精的卡洛里為 7 卡,相當於 1 公克肥肉,故喝酒像喝油,所以減肥時,絕對要禁酒 !
肥胖會形成酸性體質
肥胖也是造成不孕的殺手之一
雌激素會儲存在脂肪裡,易造成黃體素和雌激素不協調,加上肥胖者新陳代謝不好,細胞內粒腺體活性不好,細胞活動力弱,故卵細胞功能常不足,因此肥胖者較易不孕症。
減肥可改善氣喘,克服長期服用類固醇之藥物,所造成肥胖之困擾
肥胖者易造成心肺功能不佳,肺活量不足,加上血脂肪高,而致血氧不足,促使氣喘更嚴重,服用類固醇更易使脂肪代謝不好,而加重肥胖,造成氣喘更惡性循環而加重。減肥當然可預防氣喘,且氣喘為免疫疾病的一種,和環境、飲食或壓力均有不可分的關係。近來生物科技技術對於抗自由基,排毒藥物,蓬勃發展潛移默化的增加,個體抵抗惡質環境的能力,再加上體內脂肪代謝的增加,肥胖體質的改變,自然降低氣喘的發生率。
本網站參考文獻如下: